• 「種」的是甚麼.「收」的也是甚麼

     …「種」的是甚麼,「收」的也是甚麼…(加 6:7-8)
    褻慢人煽惑通城,智慧人止息眾怒(箴 29:8)
    多言多語難免有過,禁止嘴唇是有智慧(箴 10:19)
    不輕易發怒的,大有聰明;性情暴躁的,大顯愚妄(箴 14:29)
    回答柔和,使怒消退;言語暴戾,觸動怒氣(箴 15:1)

  • 《㇐篇禱文》

    近期讀到㇐篇禱文:

    慈悲仁愛的主,創造天地萬物的上帝,祢是生命的源頭,㇐切醫治都從祢而來,我們現在恭敬地把這位弟兄/姊妹帶到祢面前。他/她的痛苦與孤單,祢沒有視而不見;他/她內心的呼喊,你沒有掩耳不聞,我們深信他/她的處境都在祢掌握之中。壓傷的蘆葦,祢不會折斷;將殘的燈火,祢不會吹滅,我們懇求祢聆聽我們的禱告。我們的主,我們的上帝,我們懇求祢伸出祢堅強的膀臂,把這弟兄/姊妹從抑鬱幽暗的深淵中拯救出來,使他/她能夠

  • 如何除去神工作的「攔阻」

           耶穌教導門徒的禱文中,有一句
           “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,如同行在天上”(太 6:10 下,路 11:2 下)
           神的旨意在基督裡是要祂的兒女,「常常喜樂」,「不住禱告」,「凡事謝恩」(帖前 5:16-18) 按祂的大能,大力要這旨意表現出來不是問題,但偏偏在祂某些兒女身上顯不出來,當然當事人會說這樣惡劣環境,這種形勢,周圍這些人,怎能使我喜樂?我已經不斷祈求,但毫無依我心意而有動靜;口中只有怨言,暢舒己言,卻因為人不及己之睇法,除了小撮人外,與其他的人都不能和諧相處;叫我謝甚麼恩?在社會上如是,怎知在教會內也不遑多讓。所以在環境周圍的影響下,神的旨意便不能在地上彰顯!

  • 攻略

        坊間充斥著各式各樣的攻略,包括讓年青人著迷的遊 戲攻略-詳細顯示過關升級秘技;打工仔最渴望知道的當 然是請假和旅遊攻略,原因是年假有限,訂平機票又要預早 計劃,目標是請最少、放最長、去最耐;家長群組中永遠離 不開的話題是考試和選校攻略,一心要為下一代制定天衣 無縫的升學策略;最為家庭主婦所關注的可能是儲積分、換 印花和購物攻略,務求慳得一蚊得一蚊……

  • 在天地間讚美創造主

           過去兩週筆者夫婦倆感恩有機會外遊,放鬆心情,休養生息,以預備事奉和工作的挑戰,這都是神的恩典,再有機會在自然天地中讚嘆神造物之功。祂精心創造、安排豐富的生態系統,世人看到都會讚嘆。誠然神對眾生命皆悉心呵護,讓牠們有合適的土地和氣候生長,欣欣向榮,繁衍後代。每一顆樹、每一朵花都感謝神的恩典,按時開花結果子,為動物提供食糧,使牠們遍滿天空、海中和地上,也好作我們的佳餚。因此,如果我們不讚頌神的榮耀,樹木石頭都要代替我們開口讚美耶和華。(詩一四八)因為這一切都是三一神吩咐所造的,連宇宙的運行規律,大石慢慢風化成為沙粒,河川按時運送雨水滋潤全地,生命出生和死亡的定例都是衪定下的。

  • 充滿生機

           有時候因為節日的緣故,我們的都會多吃一點。有些人索性說,「吃完這一餐才減(重)吧!」。事實上,美食當前,實在是難忍誘惑。不過,有些人吸收,但有些人,卻是「德天獨厚」,怎樣吃也不會變得肥胖。

  • 教養孩子

           感謝神,2018 年有機會到英國參觀約翰·衛斯理教堂;內中的博物館講述了十八世紀衛斯理和布里斯托爾的故事,以及該運動在全國各地的發展。
           約翰·衛斯理的母親—蘇珊娜·衞斯理是備受敬佩的母親,1669 年,蘇珊娜在英格蘭出生,父親是位牧師,在家裏二十五個兄妹中是最年幼的一位,她十九歲就嫁給了傳道人撒母耳·衞斯理,蘇珊娜共生育了十九個孩子,她的丈夫總是在外忙著,不是出席教會會議,就是拓殖新堂,所以教養孩子的責任完全落在她肩上,她總想為神做大事,然而她最大的貢獻毫無疑問就是栽培了孩子去事奉神,她的兩個兒子,約翰和查理斯·衞斯理,日後大大地改變了世界。約翰是衞理運動的創辦人,而查理斯可能是英國有史以來最出色的聖詩作者,音樂家和作曲家。蘇珊娜十分敬虔,教養辦法也十分簡單,就是每天花一個小時為十九個孩子祈禱,每星期一次單獨跟每一個孩子花一小時的時間討論靈命的事
    情,她同時期望每個孩子在六歲時就能夠閲讀創世記。

  • 恩典隨行

        各位弟兄姊妹,主內平安。我是建道神學院道學碩士二年級學生蔡淑雯,感謝上帝帶領我來到尖沙咀潮人生命堂。在 2019年,我將會在這家實習,與各位弟兄姊妹同行,希望在信仰生命能夠彼此勉勵,互有長進。

  • 新年的更新

           每一年結束,各地人群都熱烈慶祝,舉行不同活動,甚至以狂歡「倒數」來迎接新的一年,以為送舊迎新,便有新開始。神造萬物周而復始,在太陽系內,星體旋轉運行,定四季,定時令,有晝夜,都是在祂創造的權能內,為要給在地球上的生物有環境及生理上的更新,然而萬物既然存在,不論如何更新總會衰壞,究竟更新是怎一回事?

  • 願不用被提醒

          每年的十二月,教會內的信徒總是被提醒要防備市面上林林總總的宣傳技倆,因為商人把聖誕節騎劫了,原本用來紀念救主耶穌基督謙卑降生的節日,被重新包裝成為五光十色、消費送禮的假期,模糊了這節日的主角,叫人忘懷聖誕的真義。然後,信徒被呼籲要思想如何預備己心去紀念救主降生,把握機會邀約朋友家人到教會參加聚會,與人分享聖誕這個好消息。

  • 當生命與神相遇

           今天你從床上起來時,你有沒有想過會經歷人生的重大改變?自她從床上起來那一刻開始,她從未想過自己的生命會有甚麼改變,但直到她在那天遇見耶穌開始,她的一生有著徹底的改變。

  • 將臨期快到了,反省?

           蒙召的人,是經歷神的作為,能醒悟,而又謙卑悔改的人,這人基本上是“復原”。因着神的話而信靠,因聖靈感動而行動,讓“神的靈”進入心裡。(接受,順服神的話,讓感動轉為行動來表明接受神的愛)

  • 迎接八十周年堂慶感恩會

           今年是尖沙咀堂八十周年的日子,堂議會謹定於 11 月 11 日(下主日)下午三時舉⾏感恩慶典。願本堂每⼀位會友、恆常在本堂聚會的主內弟兄姊妹都⼀同出席,藉著唱詩、禱告、讀經、獻詩、感恩見證短片、講道信息、立志及差遣,向我們滿有恩惠、憐憫及大能的上主獻上感恩的祭。我們沒有安排大型的聚餐,只安排簡單茶會,讓赴會的來賓、弟兄姊妹,彼此分享,互相激勵。

  • 讀經研經、明道行道 (約五 39)

           接續上主日講道《蒙召守聖道》,愛神的人必會遵守踐行聖道,這不是關乎得救,因救恩不是出於行為。除有身心障礙的無力者,即使被囚失去宗教自由的弟兄(例:吳維尊)仍能在心中行道。但行道須明道,實踐曲解了或誤解的道理輕則白忙一場,重則幫了魔鬼一把(約八 42~44)。信徒持續不懈靈修研經是應當,一般而言積極學習數年後應可作初級的教導者,若對真理的認識和實踐仍停留在剛洗禮的程度便不理想。

  • 奇妙旅程

           過去週間的鐵路訊號故障,導致交通非常擠塞。受影響又正趕著上學、上班的人,不知何時可以上車?縱然上了車的,也不知何時下車?面對此情此景,縱多無奈,心裡仍是一片焦急 —「等」本不是問題,問題在誤了時間。那究竟以原定的路線繼續等?還是要轉換路線,另闢蹊徑呢?

  • 訪宣心聲

           感謝神,讓我有機會跟太太⼀起參與⽣命堂聯會舉辦的啞鈴國訪宣團。我這次參加的原因主要是蒙翁競華牧師的鼓勵及邀請,經過祈禱考慮,也得太太的支持,故決定報名。

  • 人生鎮定目標

        弟兄姊妹,你對自己未來五年有什麼計劃?有什麼目標?當你對未來有具體的計劃,寫下目標,就能夠模造不㇐樣的人生。

  • 暑假終於完了!

           ⼈的⾝份會影響他對事物的看法,即或是同⼀件事,先入為主的角色定位會讓人有不同的反應。就如望著本文這個標題,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:

  • 旁觀他人之痛苦

           筆者最近看了《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》1,此書表面上探究攝影,實際談戰爭和苦難的本質,同情的局限和良心的責任。得悉有人遭逢大難,信徒本應心感同情,或出手援助,最少是祈禱記念,但碰到政見相左、民族立場或失德者,即未幸災樂禍,難免如書中提到像看第一次大戰戰壕的影像而無動於衷。心靈強健、深信福音奧秘如我們或對自身苦難豁達如約伯:「我知道我的救贖主活著,末了必站立在地上」,信身後必得公義的主平反(伯十九25~26),但這信念實不宜加諸像透過新聞及照片知悉的受苦者身上——以為他們不會白白受苦,神必報應云云。如此遙望實與麻木不仁無異——將責任卸給神,消滅慈心,不動指頭。

  • 培靈會後

       本堂自 2006 年開始成為港九培靈硏經會的轉播站,可謂「近廚得食」。誠然,隨著轉播站的增多,加上本堂會成為轉播站,確實有助我們弟兄姊妹的參與。

  • 把握機會

           自八○年代,獲邀在港九培靈研經會學習事奉,迄今轉眼已經過了卅多年,我的孩子們從小已經知道在炎熱的夏天,八月一日至十日是大會的聚會期,他們也不會要求渡假,對個人而言,雖然不是每年廿八次聚會都能專心聆聽,但“開始”,“結束”及精粹的信息均有機會獲益。

  • 問得好?!

        「上天堂,可不可以打「任天堂」?」這是我年少初信主時,其中一條令我疑惑的問題。我的疑問頗多,但有時是自覺古靈精怪,難以找人解答;有時怕給人取笑膚淺低俗,只放在心中不敢發問。

  • 救人(靈魂)要緊!

           本周最令人振奮及值得高興的事可能有好多:升中派位、DSE 放榜、 心水球隊打入世界盃決賽、C 朗落實轉會意甲祖雲達斯、泰國 13 名少年 和教練從洞穴中獲救、當然還有劉霞獲批保外就醫並已順利抵達德國 了……!

  • 世界盃隨想

           這段日子,大家最多談論的莫過於「波經」、最牽動全城甚 或全世界的,也許是收看「世界盃足球賽」。幸而,部份賽事可 以在香港時間晚上收看,減少足球「發燒友」熬夜的機會。

  • 實習傳道心聲

           大家好,我是潘健威(Gordon),是播道神學院三年 級生,母會是上葵涌平安福音堂。感恩今年來到潮人生 命堂實習服事,並感謝期間得呂君望牧師督導提點。

  • 「家」事報告

    主日崇拜中的報告時段,又稱為「家事報告」。對你來說是甚麼?賣廣告時段?去廁所時間?「東張西望」環節?
  • 仍會辦營會?

        曾經有一位牧師問:「你們還有沒有舉辦夏令會?」
        他自問自答地說:「我們已經許久沒有再辦了。」

  • 聚會的得益(一)

              不少信徒視主日崇拜是每周一次的重要聚會,因為在聚會中有敬拜、讚美、感恩、奉獻、領受恩言、領受祝福語及神的僕人代為祈福及宣告差遣。不少人仍然視聽道為重要的一環,期望聚會中得著教導、提醒、安慰、鼓勵、勸勉,以致對真理有更多認識,使個人信仰生活更老練,屬靈生命更有成長。

  • 神本為大(詩 145)

     天災人禍總令人無力招架。反思我們能作的又是多麼微小——回首仰望天空時,可會問一句誰能及神來掌管今天明天。看到神的創造時,祂的能力不住擴展,內心十分驚訝!祂所作的是眼目裝載不完的,從心中油然生敬——更加催促我不住觀看神的作為。

  • 你的名字是...?

       雅各這個名字的意思是「抓住」,從他的前半生,可以看到他的確徹底地把這個名字活了出來,他抓著哥哥以掃的腳根出生,及後與母親用計騙取長子名份,因此惹怒哥哥而要逃難,落難到舅父拉班那裡,又施計得到很多的羊,與上帝摔跤時也反映他是個抓住不放的人,無論是甚麼東西他都拼命爭取,誓要掌握在自己手上。

  • 當按聖經正意靈修 (提後二15)

    通常說恆常靈修會使信徒屬靈生命得餵養,生活有力。一般靈修由敬拜讚美神開始,再透過祈禱、讀經和默想與神交流。如此,神提醒、督責、指引信徒離罪歸正,凡事討祂喜悅,特別是信徒遇困難和作抉擇時。有系統地在靈修中讀經,能幫助信徒知道神的性情、得窺祂永恆旨意和救贖計劃等,但這卻不是靈修的主要目的。相反,頗長時間靈修得不到神的回應,或沒有領受(可能是因為經卷難以默想實踐,例:代上一~九)便提不起勁;或不明白(例:羅十二1活祭);或身心靈狀態;但最重要的恐怕是因「人本」大過「神本」的意念,成為恆常靈修的難阻。

  • 「築、建、夢」成長路

    當母會尖沙咀總堂進入2018年新的一年,是80周年感恩的一年,也是建植沙田支堂發展福音聖工,成長踏入新的里程「自治自立」的歷史時刻。(弗四12-16)「要成全聖徒,各盡其職,建立基督的身體,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,認識神的兒子,得以長大成人,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。」

  • 蒙召與使命—教會所走的路

    神在教會的心意是要賜福給祂的兒女,蒙神呼召並按神給予的使命,藉祂的兒女成為別人的祝福。在擴展天國大業中,為使不同類型的人得著救恩,神容許地上有不同行事形式的教會。大家參與這教會已有一段日子,是否明白教會運作的模式及理念?

  • 2017回顧

    今日是2017年最後一個主日,回顧今年,您最深刻的經歷是甚麼﹖以下是我選出最深刻的經歷:

  • 聖誕怎可沒有耶穌?

    每逢聖誕,總會有形形式式的慶祝方式,這種節日氣氛,人人嚮往,期待的可能是禮物、食物或各樣的美物(或燈飾、或裝飾)。而這種種慶祝的方式,甚至對信徒來講,都有一定的影響力。在喜歡新鮮感的人心目中更甚,他們願意花時間預備、搜尋,務求令這個節日過得好玩、愉快,最好是每一次都比上一次難忘。

  • 日本宣教夢

    有些人會很驚訝我為何可以放棄安穩的工作?有些人會很奇怪為何我們一家要到日本這個先進國家宣教?對於我與丈夫來說只是整合生命及逐步回應神的一個旅程。而今次我主要分享關於我的部份。

  • 「將臨期」之生活實踐

    「教會年曆」就是以耶穌基督的生平、工作及信徒如何感恩及回應作主體。上半年多是節期性,後半年則非節期性。教會年曆以一年作循環,包括:「將臨期」、「聖誕期」、「顯現期」、「預苦期」、「復活期」及「聖靈降臨期」。以「將臨期第一主日」為始,「基督君王日」為終。

  • 信仰告白

    倘若
    主耶穌原來沒有復活,我所信的就是徒然;
    主耶穌原來沒有復活,我活著根本無盼望;
    主耶穌原來沒有復活,我所傳的就是枉然;
    主耶穌原來沒有復活,我的生活就無力量。

  • 窘壓中得神紓解

    情緒或感受,它是人類行為中最複雜的一面,也是人類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面。一個人若沒有情緒,則無所謂悲傷憂愁或幸福快樂的表現。人的生活中,隨時隨地都有喜、怒、哀、樂等情緒的起伏與變化。我們常會聽到情緒好或壞,情緒高或低,就是表明心情之好壞等。

  • 生命的大師傅

    在一個和暖的黃昏,整個社區會堂都擠滿了人,想要看看能否在拍賣會上投得一兩件心頭好。拍賣官望著那最後一件將要拍賣的物品,心想:「有誰會想要這殘舊破損的小提琴?」但為了完成當天的工作,他姑且舉起那塵封的小提琴,「有誰願意出價?」一次、兩次、三次皆無人問津。

  • 你看見什麼?

    你是否相信你有一種「特異」功能?
    就是你在想什麼,你便會看見什麼? 因為人往往會受個人的「觀感(perception)」影響所看見(see)的現象。

  • 三訪漢諾威

    感謝神的恩典,讓我今年有兩次機會出訪德國,七月的一次是五百周年宗教改革之旅,探訪了多間機構及教會,與當地的同工彼此有美好的交流,讓我對德國的宣教工作,有深刻及具體的了解。八月是我第三次到德北的漢諾威為期一個月的訪宣體驗。

  • 盛會.盛言

    一年一度,一連十天的培靈研經奮興會,在神的恩典保守帶領下,使我們平安經過。這已經是第八十九屆。雖然在會期前,來勢凶凶的風暴,使人有點擔心;此外疫症流行(筆者也稍經歷「中招」的無奈),再加上氣溫連續高企,大會之講員和其家人紛感不適。

  • 你所念的,你明白嗎?

    「自我增值」似乎是現代社會一個很普遍的現象,只符合基本的要求,恐怕很難有突圍的機會。因此,很多人希望在工作上更上一層樓,便會去進修,讀完一個課程又讀另一個。筆者接觸過一些人,在全職工作的同時,前後兼讀了兩個、甚至三個碩士課程,他們的毅力,實在讓筆者佩服不已﹗

  • 謙卑的事奉

    不經不覺,已經在詩班事奉多年了。能夠唱詩事奉神,是我最大的光榮,已是我最深的滿足,也讓我深深體會這個事奉崗位的可貴。

  • 神在掌管

    以斯帖記記述了亞哈隨魯王抬舉臣子哈曼,哈曼因此顯得傲慢,且要求所有臣子要向他下拜。然而末底改卻堅持不肯屈從, 因他只敬拜耶和華,令哈曼感到面子盡失,既知道末底改是猶太人,就決意說服亞哈隨魯王,要滅絕整個猶太族。

  • 「生命堂之寶」

    時光荏苒,在生命堂7個月的時光飛逝,有幸陪伴過迦勒團的長者、提摩太團的青少年、AWANA的小朋友,栽培一位初信姊妹……在當中最深刻的是能遇到一些願意分享自己生命故事,一些熱切事奉並追求靈命成長的弟兄姊妹,讓我能體會神在你們身上的作為。

  • 選賢與能

    神在新舊約兩個重要的契機(徒6:1~6,申1:13~15)讓以色列百姓和會眾選出領袖和事奉者,由神僕代表神確認他們的職事,表示百姓和會眾皆有責任承擔和支持他們選出來的人,而不是將後者的不足推到神身上,說:「那是神選出來的」。

  • <與穆斯林建立友誼>

    「有關係、就沒關係」
    不單中國人,很多文化的人都重視關係,而關係需要時間慢慢地建立。

  • 在聖靈裡得力

    「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,你們就必得著能力……」(徒1:8)
    聖靈是三一真神之一,祂是我們的保惠師,是神與我們同在的引證,更是我們得天國基業的憑據(弗1:14)。因此,我們不可以忽視對祂的認識及經歷祂的作為,特別是在我們的信仰歷程中,更不可讓聖靈缺席的事實出現。

  • 成長與突破

    我校附近有一個元朗軍營。在每天清晨和黃昏的時候,我們都會聽到從軍營中傳來洪亮有力的吶喊聲和步操聲,每天都風雨不改。同樣,神學院是一個屬靈的軍營,訓練所有蒙召的準傳道人和準宣教士抵抗那惡者,搶救更多失喪的靈魂脫離死亡進到永生。直言,在過去這兩年間,在神學院的磨練裡,我深深體會到當士兵甚是艱苦。困難絕非因為功課壓力有多沉重、希臘文有多深奧等等,最大的挑戰是來自於每天都要在至聖的主面前,誠誠實實地面對自己真正的本相。

  • 一步一步盡是恩典之路

    我是來自禮賢會九龍堂,我與我的父母都是在教會的家長班決志信主。在信仰的路途上,我深感主的恩典。因為自幼稚園起,我已開始接觸福音,與同學一起聽聖經故事,與老師祈禱。九歲的時候,我接受了孩童洗禮。升上中學,我開始參加主日崇拜,十六歲時接受堅信禮。入學前從事醫療器材工作。

  • 同心敬拜.榮神益人

    今天會友大會,我們聚集來敬拜、事奉獨一真神主耶穌基督,祂為我們的罪承受了刑罰,死在十字架上,成就救恩,顯出神的榮耀,勝過死亡,活到永遠。

  • 感覺的東西就是事實?

    以利亞名字的意義為「耶和華是神」。以利亞出生於公元前9世紀,當時以色列王國進入南北分裂時期,分為以色列王國及南猶大。聖經記載,以利亞按照神的旨意,警告亞哈王,如果繼續崇拜偶像,神將審判以色列,讓以色列經歷旱災。

  • 奉獻的反思

    近日本港有一宗新聞是關於年青女子為中年婦人捐出部份活肝。捐贈者與病者素未謀面,冒手術之風險甚至家人的反對將重要器官捐出,更不問回報。可惜移植後的肝臟出現排斥,最終要再移植另一屍肝。事件被廣泛報導後,市民積極響應器官捐贈。捐贈者無私的奉獻當然值得表揚,也證明奉獻的心是可以互相感染的。

  • 啟動聖殿的敬拜 (拉6:15-18)

    因為先知們的鼓勵以及以色列民的遵命,建殿的工程很快便完成(拉六15),他們便歡歡喜喜地行奉獻神殿的禮。(拉六16)不過在亞蘭文看來,這不是「奉獻之禮」(ḥănŭkkāt),應該是對應希伯來文「啟動」(ḥānĭk)這字,亦即是,這不是一種奉獻聖殿給神的禮祭,而是一種啟動聖殿敬拜的禮祭。而事實上,神不需要我們奉獻聖殿給祂,因為所羅門曾這樣禱告: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你居住的,何況我所建的這殿呢?(代下六18)所以翻譯作「奉獻之禮」是不當的翻譯,只能翻譯為「啟動之禮」。聖殿的存在不是為神,而是為了讓人可以在聖殿中敬拜,因此這是啟動在聖殿中神人相處的敬拜禮祭。

  • 保羅致提摩太最後的話(提後四7)

    上一個主日香港特首選舉落幕,各參選和支持者暫時停下來休息。無論支持誰,選戰過後也要放下過去,盼望將來。其中一位候選人鼓勵支持者:「今天的落選不應成為失望和放棄的理由。」是的,不論考試、工作、比賽、人生都不能一戰定生死,屢敗屢戰才是好漢子。

  • 真正的敬拜 (太15:1-20)

    這段經文記載耶穌基督與法利賽人的對話,討論古人的遺傳中關乎潔淨的問題。在當中,耶穌引用以賽亞書廿九13,指出他們的最基本問題,是他們不尊重神的啟示,以人的傳統取代聖經應有的地位。

  • 寫在「葵福」兩周年後

    上主日的聯合浸禮聚會,我彷彿聽到別人對我說得最多的一句是:「周教師,好久不見!」我想:如果有個新朋友不知道來龍去脈的話,定必以為我這個傳道同工患了甚麼大病、或是靈性軟弱到一個點,使到好一段時間沒有在尖沙咀一樓禮堂出現了!當然,對總堂大部份弟兄姊妹而言,當然知道因為是「葵福」的緣故吧!

  • 你願意陪我一起走嗎

    近來看完這一本很『貼地』,關於差傳的書。書內記述了數過宣教士的故事;每一個故事,都是有血有淚,都是一個美好的見證。故事中的宣教士,跟你、我都是一個普通人,會笑、會發怒、會有脾氣!但他們每一個都是有神的感動,願意離開自己的安舒區,去到一些陌生的地方,與當地人同生活,同吃喝,為的是叫神的福音可以送達。假如神沒有呼召我們去,那是否差傳宣教便與我無關?其實我們每一個人也可以成為宣教一份子。在書內,我們看到很多在前線的宣教士的後方,有一大班弟兄姊妹做支援的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