局面扭轉的諷刺(斯 8:1-8)

教牧心聲

局面扭轉的諷刺(斯 8:1-8)


轉載自「爾道自建」
       亞哈隨魯經過⼀連串事件,應是疲累不堪。這連串事件由他失眠那夜開始(六 1),發覺那位忠⼼救他⼀命的末底改卻未得到應得的獎賞,然後接納了哈曼的建議(六 2-9)。王也許只有在第二次宴席前稍休息片刻,然後就與哈曼趕赴以斯帖的宴席。席間發生的事可說是峰迴路轉,哈曼的罪名是因謀害及侮辱王后而敲定,結局就是被掛在自己製造的木架上。哈曼自食其果,使整個故事的局面扭轉,往後就要看三位人物,即亞哈隨魯王、末底改和以斯帖如何收拾殘局了。
       以斯帖記確實蘊藏不少峰迴路轉、命運逆轉的橋段;作者用了許多精彩反諷的手法表達。我們在第八章的事件記述裏可看到最少三個反諷的地⽅。第⼀,哈曼密謀要除掉末底改和猶太⼈是因為他的⾃尊受到傷害。亞哈隨魯王也是因為哈曼的舉動侮辱了王后,自尊受損而要處死哈曼。無論哈曼的真正罪狀是甚麼,他的魯莽行動確實讓亞哈隨魯可以抽身亦可有藉⼝加罪在他⾝上。這確實是⼀⼤諷刺。
       第二,亞哈隨魯王將哈曼的家產賜給以斯帖王后(1a 節),這可能是王認為以斯帖是哈曼計謀中最主要的受害者。根據希臘歷史家希羅多德及猶大歷史家約瑟夫的記載,波斯帝國對叛徒的家產會予以充公,罪犯的產業歸屬王家。「家產」這個字包括所有的土地財產及人丁在內。因此,這裏應該包括哈曼的僕人,甚至是他的家人都歸給了以斯帖。哈曼計劃要除掉末底改,現今「以斯帖派末底改管理哈曼的家產」(2b 節),這豈不也是另⼀大諷刺?
       第三,亞哈隨魯曾誇口會應允以斯帖的所想所求,現在卻是無能為力,甚至有食言之嫌。他不能收回或廢除已經批出去的王令,因此,他對以斯帖說:「因為奉王的名所寫、用王的戒指蓋印的諭旨是不能廢除的。」(8b節) 巴比倫帝國也有類似這種無法撤消命令,只可被另⼀道相反命令推翻的法例制度(參但六 9、13)。這種律例令人深感困惑疑慮,同時更暗示波斯有多麼不合常理的法制。這⼜是另⼀⼤的諷刺!
       思想:世上自相矛盾、不合常理及無奈的事常有。信徒活在主仍未再來的「既濟未濟」(Already but Not Yet)之間的張力下,確實可從神學家尼布爾的寧靜禱文(Serenity Prayer)中擷取智慧:「神啊,求您賜我寧靜的心,接受我所不能改變的事,賜我勇氣,改變我所能改變的事;賜我智慧,分辨兩者的差別。」就願這個成為你今天的禱文。